检测百科

ISO 178标准下塑料弯曲屈服强度测试的方法要点

2025年10月27日
0
微达检测实验室

温馨提示: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,仅作参考。如需专业数据支持,请务必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。

ISO 178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塑料弯曲性能制定的核心测试标准,弯曲屈服强度作为评估塑料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关键指标,直接决定了材料在结构件、电子外壳等领域的应用可行性。掌握该标准下的测试方法要点,是确保结果准确性、可比性的基础,也是材料选型与质量控制的核心依据。

试样的制备要求

ISO 178明确了两种主流试样类型:1型(长80mm×宽10mm×厚4mm)适用于薄型塑料,2型(长120mm×宽15mm×厚8mm)用于厚壁材料。试样加工需采用注塑成型或机械铣削,确保表面无毛刺、划痕及残余应力——注塑时需控制冷却速率(如PC材料冷却速率≤5℃/min),机械加工需用锋利刀具,避免热变形导致的应力集中。

尺寸测量需精准:长度用0.5mm精度直尺,宽度、厚度用0.01mm千分尺,每个尺寸测3个点取平均。若厚度偏差超±0.1mm、宽度超±0.2mm,试样需报废。对于玻纤增强塑料(如PA66+30%GF),纤维方向必须与弯曲方向一致,否则强度可能降低30%以上。

试样数量需满足统计要求:同一批次至少制备5个试样,若离散性大需增加至10个。制备完成后,试样需用密封袋保存,避免受潮(如吸湿性PC材料在湿度>60%环境中放置24小时,强度会下降15%)。

试验设备的技术要求

试验需用万能材料试验机,负载精度±1%,位移测量精度±0.01mm。支座与压头尺寸需符合标准:支座跨度L为试样厚度h的16倍(如h=4mm时L=64mm),最小不低于50mm;压头半径5mm±0.1mm,支座圆角半径2mm±0.1mm。

负载传感器量程需覆盖预期最大负载的20%~80%——如预期屈服力1000N时,选量程200~800N的传感器,避免小负载时精度不足。设备需每6个月校准负载传感器,每12个月校准位移系统,校准机构需具备CNAS认可资质。

对于低温或高温试验,需配备环境箱:低温箱温度波动≤±1℃,高温箱≤±2℃。试验时试样需完全置于环境箱内,避免与外界空气接触——如-40℃试验中,试样转移时间≤10秒,防止温度回升。

试验环境的控制要点

标准试验环境为23℃±2℃、相对湿度50%±5%,试样需在此环境中预处理至少16小时(吸湿性材料如PA需24小时),确保温度湿度平衡。预处理时试样需散开摆放,避免堆叠导致内部温度不均。

若测试其他环境条件(如80℃高温),需在报告中注明,并遵循ISO 291的环境预处理要求。例如,PP材料在80℃下预处理2小时,其弯曲屈服强度会从常温的35MPa降至20MPa左右。

试验过程中环境需稳定:避免空调直吹试样,温度波动超±1℃时需暂停试验。湿度变化超±3%时,需用除湿机或加湿器调整,防止吸湿性材料性能波动。

试验程序的操作规范

装样时,试样中心线需与压头、支座中心线重合,偏差≤0.5mm。若偏移,会导致试样单侧应力集中,结果偏低10%~20%。装样后需轻压试样,确保与支座完全接触,避免翘曲。

加载速率需匹配材料模量:模量≥1500MPa的刚性塑料(如PS、PC)用1mm/min,模量<1500MPa的柔性塑料(如PE、PP)用5mm/min。速率偏差≤±10%——如1mm/min速率需控制在0.9~1.1mm/min之间,否则会因变形速率过快导致强度偏高。

加载过程需实时记录力-位移曲线:屈服点对应曲线第一个明显拐点(力达最大值后下降,或力恒定位移增加)。无明显屈服点的材料(如某些GF增强塑料),需用0.2%偏移法计算,即从原点作与弹性段斜率相同的直线,与曲线交点对应力为屈服力。

试验中需观察变形:若试样在支座附近破坏(非跨度中间1/3区域),结果无效——因该区域受剪切力主导,而非弯曲力。需调整装样位置或增大支座跨度,重新测试。

弯曲屈服强度的计算逻辑

弯曲屈服强度公式为σ_y = 3FL/(2bh²),其中:F为屈服力(N),L为支座跨度(mm),b为试样宽度(mm),h为试样厚度(mm)。公式中所有参数需用实测值,而非理论值——如支座跨度需测实际间距,而非16倍厚度的理论值。

计算示例:某1型试样L=64mm,b=9.98mm,h=3.97mm,F=850N,则σ_y=3×850×64/(2×9.98×3.97²)≈519MPa。计算结果需保留3~4位有效数字:强度高的PC保留4位,强度低的PE保留3位。

同一组试样的变异系数需≤5%:若5个试样结果为519、525、510、530、522MPa,平均值521MPa,标准差7.8MPa,变异系数1.5%,符合要求。若变异系数超5%,需检查试样尺寸或加载速率的一致性。

结果有效性的判断标准

有效破坏需发生在跨度中间1/3区域:若破坏在支座旁(如距离支座

异常值需用Grubbs检验:如5个试样结果为519、525、510、530、600MPa,平均值536.8MPa,标准差37.6MPa,Z值=(600-536.8)/37.6≈1.68,超过95%置信水平的临界值1.672,故600MPa为异常值,需剔除并补充测试。

试验报告需包含关键信息:试样类型、尺寸、制备方法、环境条件、加载速率、计算方法及异常值处理。只有报告完整,不同实验室的结果才有可比性——如Lab A在23℃测试的PC强度为520MPa,Lab B在25℃测试为500MPa,差异源于环境温度。

常见误差的防控措施

尺寸测量误差:用千分尺测厚度时,需旋转试样90度测3次,取平均,避免试样不平整导致的误差(如厚度偏差0.05mm,会使强度计算误差达3%)。

设备对齐误差:定期用钢尺测压头与支座的左右距离,偏差≤0.1mm。若对齐不良,会使试样受偏心力,强度偏低15%~20%。

加载速率偏差:用速率校准仪每月检查加载速率,确保偏差≤±5%。如设定1mm/min,实际速率1.2mm/min,会使PC强度从520MPa升至550MPa(因变形来不及扩散)。

操作人员影响: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,统一装样方法(如用定位块固定试样位置),加载时缓慢启动试验机,避免突然加力导致的误差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  • 该列表没有任何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