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料薄膜的拉伸强度是评估其力学性能的核心指标,直接关系到包装、农业等应用场景的可靠性。而样品制备作为测试的第一步,其规范性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。本文将详细讲解塑料薄膜拉伸强度测试的样品制备方法,以及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技巧,为实验室测试提供实操指南。
样品制备的基础原则
塑料薄膜拉伸强度测试的样品制备,首要遵循“代表性、一致性、无损伤”三大原则。代表性要求从批量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,覆盖卷膜的不同位置(如开头、中间、结尾),避免因生产工艺波动导致的局部差异;一致性要求样品的尺寸、厚度、形态保持统一,确保测试结果的重复性;无损伤要求避免在制备过程中对样品造成划痕、拉扯或挤压,防止材料内部结构破坏,影响力学性能的真实表现。
例如,对于卷状薄膜,应截取至少3个不同位置的样品,每个位置取5-10个试样,保证覆盖产品的整体质量;对于片状薄膜,应从每片的四个角和中心区域取样,避免边缘与中心的性能差异。
样品尺寸的规范要求
样品尺寸需严格符合测试标准的规定,常见的标准有GB/T 1040-2006《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》、ASTM D882-2018《薄塑料片材的拉伸性能标准试验方法》等。其中,哑铃型试样是塑料薄膜拉伸测试的常用形状,因其能将应力集中在标距段,减少边缘效应。
以GB/T 1040-2006为例,塑料薄膜常用Type 1和Type 2哑铃型试样:Type 1试样总长度150mm,标距段长度50mm、宽度10mm,夹持段宽度25mm;Type 2试样总长度115mm,标距段长度25mm、宽度6mm,夹持段宽度19mm。测试前需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的宽度和厚度,厚度需在标距段内选取3个均匀分布的点,取算术平均值作为原始厚度,因为厚度偏差会直接影响拉伸强度的计算(拉伸强度=最大力/原始横截面积)。
需注意,不同标准对尺寸的要求略有差异,如ASTM D882允许使用矩形试样(长度150mm、宽度12.7mm),但需在报告中注明所采用的标准和试样尺寸,确保结果的可比性。
样品裁剪的实操技巧
样品裁剪是制备过程中最易引入误差的环节,需采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。优先使用专用的哑铃型刀模和冲切机,刀模需符合标准尺寸,材质为高碳钢,保持锋利。操作时,将薄膜平铺在冲切机的弹性橡胶垫上,对齐刀模,施加均匀的压力(通常为0.5-1MPa),确保一次冲切成型,避免重复冲切导致边缘分层或变形。
若没有冲切机,可采用手工裁剪:先将标准哑铃型模板画在薄膜上,用不锈钢直尺固定模板边缘,用锋利的美工刀( blade width 9mm)沿模板线条划切,每一刀保持匀速,避免刀片偏移。注意,不能用剪刀裁剪,因为剪刀会对样品边缘产生拉伸力,导致边缘材料屈服,测试时易在非标距段断裂。
裁剪时需明确样品的取向方向:薄膜在生产过程中因纵向拉伸(MD,机器方向)和横向拉伸(TD,垂直机器方向)会产生取向性,不同方向的拉伸强度差异显著(如PE薄膜MD拉伸强度约为20MPa,TD约为15MPa)。因此,需在样品上标注MD和TD方向,确保测试结果对应正确的应用场景。
样品的状态调节方法
状态调节是消除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影响的关键步骤。根据GB/T 2918-1998《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》,塑料薄膜需在温度23±2℃、相对湿度50±10%的环境中放置至少4小时,使样品达到热平衡和湿平衡。
状态调节的注意事项:
1、样品需悬挂或平铺放置,避免堆叠或受压,防止变形;
2、对于吸湿性材料(如PA、PVA),需延长调节时间至8小时以上,确保材料充分吸湿;
3、调节环境需保持稳定,避免温度或湿度波动,可使用恒温恒湿箱控制环境条件。
未进行状态调节的样品,测试结果会出现较大偏差:如刚从冷库取出的PE薄膜,因温度低而变脆,拉伸强度会比调节后的结果高20%以上;而潮湿环境中的PA薄膜,因吸湿膨胀,拉伸强度会降低15%左右。
常见问题1:样品边缘毛刺的处理
样品边缘出现毛刺或锯齿状,主要原因是刀模不锋利、冲切压力不足或薄膜厚度超过刀模适应范围。毛刺会导致应力集中,测试时样品易在毛刺处提前断裂,结果偏低。
处理方法:
1、定期用油石打磨刀模刃口,保持锋利;
2、调整冲切机压力,确保压力足以切断薄膜但不损伤刀模;
3、对于厚度较大的薄膜(如≥0.2mm),更换专用厚膜刀模;
4、若毛刺较轻,可用400目以上的砂纸轻轻打磨边缘,注意打磨方向与拉伸方向平行,避免破坏样品结构。
常见问题2:样品厚度不均的应对
薄膜生产过程中,因挤出机压力波动或压延辊间隙不均,会导致厚度偏差(如PE薄膜厚度偏差可达±0.02mm)。厚度不均会使样品的横截面积不一致,拉伸强度计算误差增大。
应对措施:
1、制备前用高精度厚度计(精度0.001mm)测量薄膜的厚度分布,选取厚度偏差≤±5%的区域取样;
2、测试时记录每个样品的实际厚度,用于计算拉伸强度(而非使用名义厚度);
3、若厚度偏差超过±10%,该样品视为无效,需重新选取。
常见问题3:样品褶皱变形的解决
样品出现褶皱或变形,多因存储不当(如折叠存放)或裁剪时拉扯所致。褶皱会导致拉伸时力分布不均,断裂位置偏离标距段,结果无效。
解决方法:
1、存储时将薄膜卷成直径≥100mm的筒状,用塑料膜包裹,避免折叠;
2、裁剪时用夹具固定薄膜,轻轻压平,不要拉扯;
3、若有轻微褶皱,可在状态调节时用平整的玻璃板压在样品上,施加轻微压力(≤0.1MPa),保持2小时,使褶皱展开,但不能超过材料的屈服点(如PE屈服点约为10MPa)。
常见问题4:取样方向错误的规避
取样方向错误(如将TD样品当作MD样品)会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应用不符,例如包装用薄膜若用TD样品测试,会高估其纵向承重能力,导致包装破裂。
规避方法:
1、在薄膜生产线上用记号笔标记MD方向(如沿生产线方向画直线);
2、若未标记,可通过简易拉伸试验判断:取MD和TD样品各一个,拉伸时MD样品的断裂伸长率通常比TD小(如PP薄膜MD断裂伸长率约为300%,TD约为400%);
3、测试前核对样品标签,确保MD和TD样品分开测试。
常见问题5:样品表面污染的处理
样品表面的划痕、油脂或灰尘会影响材料的应力分布,导致拉伸时提前断裂。例如,手指上的油脂会使PE薄膜表面形成弱界面,测试时易在污染处开裂。
处理方法:
1、制备前检查样品表面,去除有划痕、孔洞或污渍的部分;
2、操作时戴清洁的乳胶手套,避免手上的油脂或汗液污染样品;
3、若样品表面有轻微灰尘,可用干燥的无毛布轻轻擦拭,不要用水或溶剂清洗(会改变材料的湿度或化学性质)。